中年夫妻的婚姻,最幸福的相处模式是有话说
最近看《酱园弄》的相关讨论,很多人感慨婚姻复杂。其实生活中,大多数普通中年夫妻的婚姻困境,往往都始于一个最为普遍存在的问题:没话说了。
所以,我越发觉得,中年夫妻的婚姻,最幸福的相处模式是有话说。
01
有话说,婚姻才能活。
我认识一对结婚快二十年的夫妻,俩人都是大忙人。可他们一直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:睡前半小时“聊会天”。
他们聊得内容天南海北!从儿子青春期暗恋哪个小姑娘,到公司里哪个同事今天又闹了什么笑话,再到一起吐槽最近追的剧“男主智商怎么忽高忽低”……
也正是每晚睡前说得这些闲话,把他们的心连在了一起。所以在外人看来,他们虽然人到中年,感情还是那么的亲密。
所以,“有话说”就是婚姻的“氧气”。哪怕两人只是抱怨鸡蛋又涨价了,聊聊今天路上看见一只特胖的流浪猫,都是在建立夫妻亲密的联结感。
02
无话可说,婚姻早晚会散
你知道吗?沉默,刚开始或许只是因为累,或是觉得“说了也没用”。但时间一长,这种沉默就会从“偶尔的疲惫”变成“可怕的习惯”,最后凝固成一道无形的墙。
想想看:
你在厨房忙活,想跟他分享个趣事,一回头看见他又在低头刷手机,算了,话到嘴边又咽回去。
他在工作上遇到点憋屈,想跟你吐吐槽,看你一脸倦容,话到嘴边变成“没事”。
日子久了,连架都懒得吵了,因为觉得“费劲”、“不值得”、“反正他/她也不懂”。
这种安静,不是岁月静好,而是情感的“荒漠化”。两个人住在同一个屋檐下,心却像隔着千山万水。
那些走着走着就散了的中年夫妻,有多少是从“没话说”开始的?不是不爱了,是心冷了,再想捂热,就难了。
03
婚姻保鲜的3个小妙招
第一招:学会说“不要紧”
比如说,他毛手毛脚把刚炖好的鸡汤打翻了,油乎乎洒了一地。你第一反应是火冒三丈:“你怎么回事!笨手笨脚的!我刚擦的地!”(这是本能反应,理解!)
但如果你能深吸一口气,试着说:“不要紧不要紧!没烫着你手吧?快让开,我来收拾,正好这地也该拖了。”
“不要紧”不是纵容,而是给沟通创造一个安全、柔软的环境。让对方知道,一点小错、小意外,没什么。这样,他才敢在你面前放松,才更愿意开口说话,不怕说错话。
第二招:学会倾听
沟通沟通,光“沟”不“通”也不行。很多人以为“听”很简单,其实真正的“倾听”在于“回应”!
错误的方式:她下班回来,一脸疲惫:“今天真是烦死了,客户反复改需求,同事还甩锅。”你眼睛盯着电视/手机,嘴里“嗯嗯啊啊”敷衍,或者直接来一句:“工作嘛,都这样,看开点。”
结果:她感觉像一拳打在棉花上,更憋屈了,下次不想说了。
正确方式:放下手机,转过来看着她,认真听。听完可以说:“这客户也太能折腾了!那个甩锅的同事更气人!换我我也得烦死,忙活一天肯定累坏了吧?”然后可以问:“那后来怎么解决的?”
当一个人感觉被真正“听见”和“理解”了,她的心门才会向你敞开,才更愿意说更多。
第三招:学会整点“仪式感”
每日微仪式:
出门前:别各走各的!一个拥抱(哪怕有点别扭),一句“路上小心/今天加油啊!”简单几秒,开启有温度的一天。
睡前:关掉大灯,留个小夜灯。不刷手机,就躺着聊十分钟。今天发生的小事、明天的计划、甚至毫无营养的八卦。黑暗有时让人更放松,更容易说心里话。
每周小约定:
“无手机散步半小时”:小区里、公园边,就溜达。规定:不准看手机!聊啥都行:孩子、工作、看到的风景等等。
“专属咖啡/茶时间”:周末上午,孩子写作业/出去玩。你们俩,泡杯咖啡或茶,坐阳台/沙发上,享受片刻二人世界。聊聊这周有意思的事,或者就安静待会儿,但氛围是放松的、专属的。
04
婚姻最珍贵的,就是拥有一个能安心说“废话”的人。
人到中年,还能在彼此面前像个孩子一样絮絮叨叨,分享那些微不足道的喜怒哀乐,这份“不厌其烦”,才是抵御岁月漫长最坚实的堡垒。
当你们白发苍苍,还能因为咸豆腐脑好吃还是甜豆花好吃拌两句嘴,还能为一则有趣的新闻笑得前仰后合。
这份经由时间沉淀下来的、充满“生活杂音”的默契与温暖,就是婚姻给予我们最厚重的礼物。
愿我们都能找到,并且一直拥有那个愿意听我们说一辈子“废话”,也愿意陪我们说一辈子“废话”的人。
- 上一篇:婚姻里,这三件事别追问,越问心越远
- 下一篇:伤害妻子就等于毁了自己和这个家
最新文章
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