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顾邻居老人20年,离世时给我1500
那天从银行出来,我站在门口愣了足足十分钟。手里攥着的存折上,密密麻麻记录着二十年来的每一笔转账,最后的余额让我眼眶瞬间湿润——不是1500块,而是整整150万。
老张走的那天,我还在想着怎么跟老板请假去办后事。谁能想到,这个我照顾了二十年的独居老人,竟然给我留下了这样一份"遗产"。
二十年前,我刚大学毕业,在这个城市里租了间10平米的隔断房。隔壁住的就是老张,70多岁的退休工人,老伴早逝,女儿在国外定居。那时候的我,月薪不到两千,每天啃馒头就咸菜,连买个西瓜都要掰着手指头算钱。
第一次给老张买菜,纯属偶然。那天下班路过菜市场,看见他拄着拐杖,颤颤巍巍地跟菜贩子讲价,为了两毛钱的白菜争执半天。我当时就想,这老人家怪可怜的,顺手帮他拎了一趟菜。
谁知道这一拎,就拎了二十年。
老张话不多,但心里明白着呢。从那以后,他总是有意无意地在我下班时间出现在楼下,说是散步,其实就是等我一起上楼。慢慢地,我发现他的冰箱总是空空如也,一个人吃饭经常忘记时间,有时候一天就吃一顿。
"小李啊,你工作忙,别总惦记着我这个老头子。"老张嘴上这么说,但每次我提着菜敲他门的时候,他开门的速度比平时快了不少。
这些年里,老张的身体越来越差。先是腿脚不便,后来又查出了糖尿病,再后来连买菜都成了奢望。我的工作也从最初的月薪两千,慢慢涨到了八千、一万二。收入多了,给老张买东西也就不那么计较了。
老张女儿倒是每个月会寄钱回来,但人在国外,鞭长莫及。有一次老张半夜发病,我背着他跑到医院,折腾到天亮才稳定下来。从那以后,我干脆把老张的备用钥匙要了过来,隔三差五就过去看看。
"你这孩子,比我亲女儿还亲。"老张常常这样说,每次说完都要偷偷抹眼泪。
我总是笑着回他:"谁让咱们是邻居呢,远亲不如近邻嘛。"
其实我心里清楚,老张就像我在这个城市里的亲人。我爸妈在老家,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。下班回到家,看见老张房间亮着灯,心里就觉得踏实。有时候工作不顺心,去老张那里坐坐,听他讲讲年轻时候的故事,比什么心理疏导都管用。
去年冬天,老张的病情突然恶化。医生说时间不多了,建议联系家属。我打电话给他女儿,对方在电话里哭得稀里哗啦,说马上订机票回国。
老张听说女儿要回来,精神头好了不少。那几天,他总是让我帮他整理东西,说要给女儿留个干净的家。有一天,他拉着我的手说:"小李,我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女儿,***走得早,我又不会表达,两个人总是别别扭扭的。现在她在国外过得好,我也就放心了。"
"至于你..."老张停顿了一下,"这些年麻烦你了。我在银行存了点钱,密码是你的生日,到时候你去取出来,就当是这些年的辛苦费。"
我当时就急了:"张叔,您别说这话,我照顾您是应该的,不是为了钱。"
老张笑了笑:"我知道,但这是我的心意。就1500块,你别嫌少。"
老张走的很安详,女儿赶回来的时候,正好握住了他的手。葬礼办得很简单,就我们几个邻居和他女儿。他女儿把房子留给了我,说是老张的遗愿,但我怎么能要呢?最后推来推去,房子还是留给了她,我只答应去银行取那1500块钱。
可是当银行工作人员把存折递给我的时候,我整个人都傻了。150万,整整150万!
翻开存折的第一页,是二十年前的第一笔存款:3000块。然后是每个月的固定存款,有时候300,有时候500,偶尔还有上千的。最让我震惊的是,几乎每一笔我给他买东西的钱,他都会同等金额地存进去。买菜20块,存20块;买药300块,存300块。
存折的最后一页,用颤抖的字迹写着:小李,谢谢你陪我走过最后的二十年。这些钱是我省下来的,也是你该得的。房子给女儿,是因为她是我的骨血;钱给你,是因为你是我的恩人。
我蹲在银行门口,拿着存折哭得像个孩子。那个我以为一辈子都在照顾的老人,原来一直在默默地照顾着我。
- 上一篇:58岁,得了一场大病终醒悟
- 下一篇:老公出轨后冷静说,我净身出户
最新文章

评论列表